瑞秋·哈里斯悼文:安息吧,阿不力孜·沙基尔
作者:瑞秋·哈里斯(Rachel Harris)
我第一次听到阿不力孜·沙基尔那宏亮而美妙的歌声,是在2001年,当时我住在新疆大学的学生宿舍。宿舍走廊尽头有一位维吾尔族研究生,每天清晨都会把他的录音放得震天响。我从那时起知道了这位歌手的名字,并立即跑到巴扎,把能找到的他的所有磁带都买了下来。自此,我与维吾尔木卡姆音乐的“恋情”就此开始。我无数次地反复聆听阿不力孜·沙基尔演唱的《拉克》(Rak)、《切比亚特》(Chebiyat)、《纳瓦》(Nawa)和《穆沙吾热克》(Mushawrek)木卡姆——伊犁版本带有序曲(muqaddima)和叙事诗(dastan),与伊宁乐坛的其他大师穆萨江·肉孜(Musajan Rozi)、赛都拉·托合提(Saydulla Tohti)和努尔买买提·吐尔逊(Nurmemet Tursun)共同录制。
聆听阿不力孜那宽广而共鸣深沉的嗓音,让我心中充满灵感与喜悦——直到今天,这份感动依然不变。
2006年,我与丈夫有幸采访了他。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在20世纪60年代的艰辛经历。阿不力孜出生并成长于伊宁(Ghulja),从8岁开始学唱歌。1959年,他被送往乌鲁木齐,加入新成立的广播文工团。然而在1962年,他的妻子带着年幼的孩子去了哈萨克斯坦,成为当年6万名越境到苏联寻求新生活者中的一员。他因单位阻止而无法跟随,被打上“反革命”的标签,被送去劳动改造。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他在广播局下属的农场劳动,放马、养牛、赶马车。他的一位朋友是电台的技术员,会悄悄打开窗户播放木卡姆的录音给他听。他便在窗外“像个小偷一样”站着听,从而自学会了多首木卡姆作品。
1972年,他获得平反,随后积极投入到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曲目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中。他发现了新的木卡姆段落(如 abucheshme 与 mustahzat),并发现了一个新的乐套——《Ishret Engiz》。他为自己后来作为研究者所赢得的尊重感到自豪。
然而,阿不力孜·沙基尔最为人喜爱和敬仰的,仍是他作为一名表演者的成就。他是20世纪80年代伊宁“奥吐鲁什”(olturush)音乐聚会中的常客,精通弹拨坦布尔(tambur)与都塔尔(dutar),并以演唱伊犁民歌组曲闻名。但我个人最爱的,仍是那些伊犁版木卡姆的经典磁带录音——它们与如今被定型的“专业”版本有明显区别。我尤其钟爱他演唱的《穆沙吾热克》(Mushawrek),他的声音中蕴含着英雄般的力量,即便唱的是最凄苦的歌词,也能传达出昂扬的精神。他是当之无愧的巨匠之一。
《穆沙吾热克》第二章叙事诗(Mushawrek 2nd dastan)选段:
维吾尔语原文:
Ghemdin qutulmighan mihnetlik bashim
Kunde yuz-ming hijranler boldi neyleyin
Qarari yoq shum pelekning gerdishi
Tugumes sewda’ge saldi neyleyin
中文翻译:
我那饱受苦难的头啊,难以脱离悲伤,
每日都要忍受千万次离别。
这残酷命运的轮回无处逃避,
我被投入无尽的思念与折磨,该如何是好?
——选自《穆沙吾热克》第二章叙事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