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在海外复兴:欧洲的维吾尔麦西热甫与“明屋”

0

作者:阿卜杜外力·阿尤甫Abduweli Ayup
日期:8月19日

从舞蹈与诗歌到烹饪与手工艺,维吾尔孩子们在挪威的一场文化工作坊中重新与自己的根源建立联系。

每年八月中旬,当世界大部分地区正经历最炎热的夏日时,挪威城市卑尔根依然凉爽。然而,今年这座城市却因维吾尔的麦西热甫(meshrep)庆典而热烈起来,回荡着维吾尔的旋律,洋溢着跨越千年的维吾尔文化遗产的喜悦。来自英国和德国的孩子们与生活在挪威的朋友们聚集在一起。他们的年龄在12至18岁之间,带着爱去看世界,寻找自己的根源,并思考着身份认同的问题。

对维吾尔青年而言,青春期常常伴随着存在性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往何处?在8月15日至17日的特别聚会上,这些问题得到了回应。活动首先介绍了维吾尔的家园、土地和文化,随后放映了一部关于当今种族灭绝的纪录片。

之后,气氛随着一场传统的麦西热甫而高涨。当被问及印象时,孩子们兴奋地说:

“我们第一次学会了怎么玩麦西热甫。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被选为青年领袖!” 来自英国的穆斯塔法说。

“我以前以为‘卡孜’只是一个人的名字,原来它的意思是‘法官’。我想今天我成了第一个维吾尔法官吧。”同样来自英国的苏玛雅打趣道。

8月16日下午5点到7点,孩子们学习了麦西热甫的角色和习俗。穆斯塔法被选为青年领袖(yigit bashi),苏玛雅担任法官(qazi),而来自德国的埃姆鲁拉则成为首席司仪(pasha begi)。他们共同组织了所有参与者。甚至连12位成年参与者也服从孩子们的领导——耐心接受惩罚,欢笑享受奖励。

来自德国的三位青年以一场有力的萨玛舞(sama)将麦西热甫推向高潮。埃姆鲁拉、伊勒扎特和艾勒扎特以舞姿展现出骏马奔腾、雄鹰翱翔、战士齐步的力量。他们随后一步步教同伴们学习舞步。很快,23位年轻的参与者加入其中,充满能量与精神地填满了舞圈。

节目中还包括维吾尔文学课程,由诗人阿卜杜舒库尔·穆罕默德·库姆图尔主讲,他介绍了维吾尔文字的历史并朗诵了自己的诗作。音乐课程由米尔卡米尔·图尔瑟尔带领,他展示了传统乐器,包括都塔尔、坦布尔、萨塔尔、赫加克、胡沙塔尔和达甫。他身着传统维吾尔服饰,戴着叶尔羌风格的多帕帽,深深吸引了孩子们和家长——甚至有家长表示也想和孩子们一起学习。

对许多人来说,这是第一次听说“明屋(Ming Öy,意为千家万户)”。艺术家尼贾提·胡舒尔为大家讲授了维吾尔艺术史,来自英国的萨米拉感叹道:“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明屋和维吾尔绘画。”

在另一场工作坊中,祖勒海亚特·乌特库尔教授了维吾尔的纺织图案。经过视觉介绍后,她指导孩子们将传统纹样应用到布艺品上。孩子们自豪地展示并拍照留念他们新设计的手袋。

没有美食的维吾尔文化项目是不完整的。孩子们学习如何在泥炉里烤制馕饼,并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兴致勃勃地烘焙萨姆萨。新鲜出炉的点心让大家都赞不绝口。

这三天的文化课程通过课程、餐食、游戏和交流,把维吾尔青年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建立了友谊,组成了小组,依依惜别时许下再次相聚的承诺。

此次活动由“维吾尔友”(Uyghur Yar)组织,并得到了来自英国家长们的支持。主办方宣布下一次聚会将在伦敦举办,邀请大家再次相聚。

这已是第三次举办“麦西热甫与明屋”活动,前两次分别在德国柏林和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