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艺术文化中心在中国压力下移除西藏、维吾尔作品

来源:维吾尔时报编辑部
据 Phayul(引自 The News Mill)报道,曼谷艺术文化中心(BACC)在中国官员施压后,从一场国际展览中移除了西藏、维吾尔及其他流亡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与人权倡导者谴责此举,认为这是北京扩大海外噤声行动的一部分。
被移除的作品来自展览 《共谋的星座:威权团结全球机器的可视化》(Constellation of Complicity: Visualising the Global Machinery of Authoritarian Solidarity),该展由缅甸和平博物馆策展,展出了来自西藏、香港、缅甸及维吾尔侨民的十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于7月24日开幕,主题涵盖国家暴力、威权联盟和草根抵抗运动。
遭审查的作品包括一部12分钟的对话型影片《倾听原住民的声音》(Listen to Indigenous People),由跨性别藏人艺术家丹增·明久·帕尔卓(Tenzin Mingyur Paldron)创作,探讨了2023年一段关于达赖喇嘛的争议性病毒视频的背景,并凸显了西藏的社会行动,包括声援巴勒斯坦的内容。其他被移除的装置还包括一面西藏旗帜及揭示中国在西藏政策的艺术作品。
据 Phayul 报道,中国驻曼谷大使馆人员及曼谷市政府(BMA)官员在展览开幕后不久便到场,要求关闭展览。不到一周,泰国外交部和BMA下令删除展览标签和墙面文字中“西藏”“香港”“维吾尔”等字样,并省略部分艺术家的姓名。到7月31日,多件作品已被移除或修改。
维吾尔裔民族音乐学家、电影人及艺术家穆卡达斯·米吉特(Mukaddas Mijit)在脸书上写道:“我们的名字被黑胶带遮住了!去看看《地缘诗学》(Geopoetics),那就是他们想封杀的作品!我们只是在表达、在记忆自己……他们想让我们消失、被遗忘,但我们依然在这里,并会一直在……”
“‘西藏’这个词已经被政治化,甚至影响到藏人的名字,”明久说。“博物馆应该为公众服务,而不是迎合任何意识形态的独裁者。当像BACC这样的机构面临无理压力时,公众必须为艺术及其创作者的安全发声。”
审查在8月进一步升级。据报道,中国大使馆代表于8月6日再次到访,要求展览遵守北京的“一个中国”政策,并施压进行更多移除。8月11日,中国外交部指责该展览“煽动分裂主义”以及“歪曲”其在西藏、东突厥斯坦和香港的政策,并坚称文化交流“不应被政治化”。
联合策展人赛(Sai,一位缅甸艺术家)表示,被审查的作品包括西藏和维吾尔旗帜,以及印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明信片。他称这一情况“极具讽刺意味”,因为一个探讨威权压迫的展览,竟然在政治压力下遭到压制。赛随后因安全原因离开泰国。
曼谷艺术文化中心在声明中表示,由于来自中国大使馆(经由外交部及其主要资助方BMA)传达的压力,中心“别无选择,只能做出某些调整”。中心承认,为避免泰中之间的外交冲突,确实遮蔽了香港、西藏和维吾尔艺术家的身份。
来源:The News Mill / Phayul